元素數據
1號元素 氫 H Hydrogen |
|
1766年,Henry Cavendish通過金屬與酸反應制備并收集了氫氣,發現氫氣燃燒時生成水。 |
1787年,Antoine-Laurent deLavoisier將其命名為hydrogen,即水之源。 |
單質氫氣為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無色無味,易燃燒,是最輕的氣體,在地球大氣中只存在極稀少的游離狀態氫氣。 |
在所有元素中,唯有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獨立命名。 |
|
氫是一種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但其易燃易爆和常溫常壓難以貯存的特點使其應用受到限制。 |
氫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來生產氨和甲醇,也可用于提煉石油。 |
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聚變時產生的能量殺傷和破壞性極強,是制造氫彈的原料。 |
|
2號元素 氦 He Helium |
|
1895年,William Ramsay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氦。氦是人類在地球上發現的第一個太陽元素。 |
氦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且最難液化的氣體,沸點一268. 9°C,氦是唯一不能在標準大氣壓下固化的物質。低溫下,液氦具有超導性。 |
低溫下物質性質的研究離不開液氦,液氦是核磁共振等實驗理想的冷卻劑。 |
由于氮不形成任何化合物,不燃燒,也不助燃,可用于填充飛艇、氣球、潛水服等。潛水員使用的氦氧混合氣可以避免潛水病。 |
|
3號元素 鋰 Li Lithium |
|
1817年,Johan August Arfvedson在分析硅酸鋁鋰的礦石時發現了鋰; |
1821年,William Thomas Brande第一次分離岀鋰。 |
鋰是最輕的金屬元素,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鋰的存在,比如各類電子產品的電池。 |
鋰為堿金屬元素,鋰的原子量小,標準電極電勢最低,所以用鋰可制出單位質量電能最大的金屬鋰或者鋰離子電池,用作移動電源。 |
鋰的熱容很大,在核反應堆中吸收裂變反應放出的熱。 |
|
4 號元素 鈹 Be Beryllium |
|
1797年,Louis-Nicolas Vauquelin在分析綠寶石的成分時發現了鈹。 |
1828年,Friedrich Wohler用金屬鉀還原熔融的氯化鈹得到單質鈹。 |
鈹劇毒,吞咽和吸入均會致癌,在所有的金屬中,鈹透過X射線的能力最強,是制造X射線管小窗口不可取代的材料。 |
鈹既是一種中子源材料,又是原子反應堆中最好的中子減速劑。 |
|
5號元素 硼 B Boron |
|
1808年,英國化學家Humphry Davy電解熔融三氧化二硼制尋棕色的硼,同年法國化學家用金屬鉀還原無水硼酸制得單質硼。 |
硼酸鹽玻璃具有良好的耐熱性。硼烷中特殊的B-H鍵也引起了化學家極大的興趣。過硼酸鹽可作為洗衣液添加劑。 |
|
6號元素 碳 C Carbon |
|
炭黑和煤是人類最早使用碳的形式,1772年和1779年分別證實了碳是一種新元素。碳單質有金剛石、石墨、足球烯(富勒烯)等同素異形體。 |
碳為“生命元素”,其氧化物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然而,大氣中CO2過多可能引起氣候變暖,即溫室效應。 |
碳的另外一種氧化物CO即“煤氣”有毒,吸入人體會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致人窒息性死亡。 |
碳是鋼鐵和某些質硬難熔合金的重要組分,也是化工、冶金等工業的重要原料。 |
通過測定碳的放射性同位素C14可以確定物體的大概年代,這被稱為碳定年法。 |
|
7號元素 氮 N Nitrogen |
|
1772年,科學家發現空氣的未消耗部分即為人們現在所熟知的氮氣。 |
1787年,將其命名為Nitrogen,即“硝石組成者”。 |
單質N2極為穩定,可用于填充燈泡、貯藏食品和保護文物等。 |
液氮亦是一種常用的冷凍劑。氮是氨基酸和核酸的重要組成成分,在生命過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 |
|
8號元素 氧 O Oxygen |
|
氧氣為無色氣體,在大氣中含量為21%,高溫下能與多種元素直接發生化合反應。 |
液氧為天藍色,固態氧為天藍色晶體,且有磁性。 |
動物呼吸、燃燒和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消耗的氧氣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到補充。 |
除氧氣外,其另外一種單質O3 所形成的臭氧層讓地球免受宇宙紫外線的輻射。 |
|
9 號元素 氟 F Fluorine |
|
1771年,Carl Wilhelm Scheele在研究硫酸與螢石的反應時發現HF,并于1789年提出它的酸根與鹽酸酸根性質相似的猜想。 |
1886年,Henri Moissan電解氟化鉀和無水氫氟酸的混合物制得氟單質,并因此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氟是電負性最高、化學性質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幾乎能與除氦、氖、氬外的所有元素化合,在自然界也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利用氟的強氧化性,可以制取UF6(g),利用238 UF6與235 UF6擴散速率的不同,可以分離鈾的同位素。 |
雖然氟利昂是一類優良的冷卻劑,但因其進入大氣層后釋放的氯自由基會破壞臭氧層而被限制使用。 |
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堅固牙齒,因而常用作牙膏添加劑。人體若過量攝人氟,則會造成氟骨病。 |
|
10號元素 氖 Ne Neon |
|
1898年,William Ramsay 和 Morris William Travers 通過分離液態空氣得到氖。 |
氖為惰性氣體,無色、無味、無臭,目前尚未發現其穩定化合物。 |
氖在發昂電視發出橘紅色光,這一性質亦用于試電筆中,試電筆中間的氖氣窗亮起橘紅色,證明被檢驗電路通電良好。 |
|
11號元素 鈉 Na Sodium |
|
1807年,Humphry Davy通過電解熔融的苛性鈉制得鈉。鈉在水中和空氣中能發生劇烈反應,必須儲存在石蠟基質中。 |
鈉屬于堿金屬,燃燒時火焰呈黃色,這一性質可作為其檢測手段之一。 |
鈉有強還原性,在工業生產中充當還原劑。鈉鉀合金是核反應堆的冷卻劑和熱交換劑。 |
鈉是人體中重要的無機元素,體內鈉主要在細胞外液,參與水的代謝,保證體內水的平衡,調節體內水分與滲透壓。 |
醫學上用的注射液即為0.9%的NaCl水溶液。 |
|
12 號元素 鎂 Mg Magnesium |
|
1808年,Humphry Davy用電解法從MgO中制得少量鎂。1831年,Antoine-Alexandre-Brutus Bussy使用氯化鎂和鉀反應制取了大量的鎂。 |
鎂為銀白色金屬,質軟,有延展性,因而可用來制輕合金,用于飛機制造。 |
鎂屬于堿土金屬,純鎂的性質活潑,能與沸水反應放岀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眩目的白光,因而廣泛用于煙花和照明彈的生產中。 |
|
13 號元素 鋁 Al Aluminum |
|
1827年,Friedrich Wohler用金屬鉀還原無水氯化鋁獲得純鋁。 |
鋁是銀白色輕金屬,有延展性,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和硅,是含量最豐富的金屬。 |
鋁因其質輕而被用于汽車、飛機制造行業。日常生活中,鋁還用于制造門窗、食品包裝以及各類管材。 |
鋁的導電性僅次于銀、銅和金,在電器制造工業、電線電纜業和無線電工業中有廣泛的應用。 |
|
14號元素 硅 Si Silicon |
|
1824年,Jons Jakob Berzelius用金屬鉀還原四氟化硅得到棕色的無定形硅。 |
高純的單晶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在電子行業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沒有硅就沒有計算機。 |
它既能通過摻雜其他元素形成P型或n型半導體,用于太陽能電池;又能通過氫氟酸的精確刻蝕制造微芯片。 |
硅能與其他元素形成硬質合金,比如硅鋁合金、硅銅合金等。有機硅化合物中,因Si—O鍵極其穩定而被用作醫藥和工程材料。 |
|
15 號元素 磷 P Phosphorus |
|
1669年,Hennig Brand在嘗試從尿液中提取金時,偶然得到了磷,并注意到它發“冷光”而命名。 |
常說的“鬼火”就是P2H4氣體在空氣中自然燃燒的現象。 |
磷是遺傳物質DNA中的五個元素之一,是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形成磷酸酊的P—0—P是人體的能量之源,磷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 |
|
16 號元素 硫 S Sulfur |
|
1777 年,硫被法國化學家 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確認為一種元素。 |
硫是人體必需元素中的常量元素,常見的硫是黃色固體,故稱硫黃。 |
在工業上,硫在橡膠工業中作硫化劑;在農業上,硫被用來生產肥料和農藥(如石灰硫黃合劑);在醫學上,硫還可用來制硫黃軟膏醫治某些皮膚病。 |
|
17號元素 氯 Cl Chlorine |
|
1774 年,Carl Wilhelm Scheele 在將軟猛礦(MnO2)與濃鹽酸加熱時得到了氯氣。 |
氯氣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且有毒的氣體,作為消毒劑廣泛用于自來水和游泳池消毒。 |
氯是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維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所必需的元素,也是胃液的一種必需成分?!比梭w對氯的攝取主要來自于食鹽(NaCl)。 |
氯也是許多工業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如聚氯乙烯(PVC)廣泛用于建筑、工業制品和日用品等。 |
|
18 號元素 氬 Ar Argon |
|
1894 年,John William Lord Rayleigh 和 William Ramsay 從空氣中分離出氬并通過光譜認證。 |
氬是無色、無味的惰性氣體,在化學反應和冶金工業(如氬弧焊)中充當保護氣體。 |
綠色的“氬線”可以充當氣體激光器。氬鐳射會發出藍光,在醫學外科中常用于連接動脈、去除腫瘤等。 |
|
19 號元素 鉀 K Potassium |
|
1807年,Humphry Davy電解苛性鉀(KOH)制得鉀。 |
鉀為銀白色蠟狀金屬,質軟,在空氣中迅速被氧化,與水發生劇烈反應,燃燒時呈紫色火焰。 |
|
20號元素 鈣 Ca Calcium |
|
1808年,Humphry Davy電解石灰與氧化汞的混合物制得鈣。 |
鈣是銀白色質軟金屬,單質多用于制造合金。鈣是人類骨骼、牙齒的主要無機成分,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 |
飲用水中鈣離子濃度過高(硬水)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結石等疾病。 |
工業用水鈣含量過高會造成管道或鍋爐結垢,給生產帶來安全隱患。 |
鈣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鈣、碳酸鈣、硫酸鈣和電石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硫酸鈣是重要的裝修(石膏板)或美工原料。 |
|
21號元素 鈧 Sc Scandium |
|
1879年,Lars Frederik Nilson在分析鈦鐵礦和金紅石時發現了鈧,即曾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所預言的“類硼”元素。 |
鈧是銀白色質軟金屬,單質鈧多用于制造合金以增強其力學性能, |
鈧的氧化物可用在陶瓷材料上作增密劑和穩定劑。鈧被稱為“光明之子”,探照汞燈中加入ScI3可提高其亮度。 |
|
22號元素 鈦 Ti Titanium |
|
1791年,Martin Heinrich Klaproth 和 William Gregor 在分析鈦鐵礦和金紅石時發現了鈦,后來,Henri Moissan通過電解方法制得純鈦。 |
鈦為銀白色過渡金屬,質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和極好的延展性,且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 |
鈦單質廣泛用于與其他金屬制造合金,鈦合金有好的耐熱強度、低溫韌性和斷裂韌性,故多用作飛機發動機零件和火箭、導彈結構件。 |
由于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鈦合金還可用作人造骨和關節。 |
常見的鈦化合物為二氧化鈦,金紅石型二氧化鈦對光具有極好的折射能力而用于油漆、化妝品甚至牙膏中。 |
|
23號元素 釩 V Vanadium |
|
1869年,Henry Enfield Roscoe用氫氣還原鈕的氯化物制得釩單質。 |
釩為銀白色金屬、質堅硬、有延展性、耐腐蝕性極強。 |
釩在鋼鐵工業中主要用作合金添加劑,能使鋼的彈性和強度大增,抗磨損和抗爆裂性能得以提高。 |
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釩電池是鉛酸電池理想的替代品。 |
|
24號元素 鉻 Cr Chromium |
|
1797年,Nicolas Louis Vauquelin在分析西伯利亞紅鉛礦(PbCrO4)時發現了鉻。 |
鉻為銀白色金屬,質硬而脆,主要用于制造各類合金,鉻礦石還大量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
|
25 號元素 錳 Mn Manganese |
|
1774 年,Johan Gottlieb Gahn 將軟錳礦(MnO2)與油脂、炭粉一起焙燒制得錳。 |
錳單質呈灰白色、質堅且脆,在潮濕空氣中易被氧化。 |
其常見化合物MnO2在干電池中充當鋅的氧化劑,MnO2在化學實驗室中常用作催化劑,高鎬酸鉀曾用作醫學上的消毒劑。 |
|
26號元素 鐵 Fe Iron |
|
最早的鐵制物件發現于公元前3500年的埃及,鐵是日常生活最常見的金屬。 |
鐵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是鐵的配合物。鐵也是植物制造綠葉素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劑。 |
|
27號元素 鈷 Co Cobalt |
|
1735年,Georg Brandt在用木炭還原輝鉆礦(CoAsS)時制得金屬鈷。 |
鈷為銀白色鐵磁性金屬,適合用作永久磁體。 |
|
28 號元素 鎳 Ni Nickel |
|
1751 年,Axel Frederik Cronstedt 用木炭還原紅鎳礦(NiAs)制得鎳。 |
鎳為銀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常用在電鍍上。 |
鎳廣泛用于制造不銹鋼合金,比如刀叉等餐具、飛機的引擎及硬幣 |
鎳也用于制作電池,比如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在化學工業中用作加氫催化劑(Raney-Ni)。 |
|
29 號元素 銅 Cu Copper |
|
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是廣泛使用的一種金屬,屬于重金屬。 |
純銅為紅棕色,質軟有延展性,但其在自然界中多以綠色礦物孔雀石存在。 |
銅具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故可用作電纜。 |
|
30 號元素 鋅 Zn Zinc |
|
1746 年,Andreas Sigismund Marggraf 第一次分離出鋅。 |
純鋅是淺灰色、有金屬光澤的活潑金屬,但其表面易形成氧化物保護層,鐵器常鍍鋅以防腐。 |
鋅也可用來制作電池,如鋅錳電池。 |
|
31號元素 鎵 Ga Gallium |
|
1875 年,Paul 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 從鋅礦中制得鎵。 |
鎵為淺藍色軟質金屬,液態為銀白色,其熔點較低(29.8°C),在掌心即可熔化,但沸點極高(2204°C)。 |
鎵的用途集中在半導體材料,砷化鎵和磷化鎵廣泛用于微芯片和二極管等電子元件。 |
|
32號元素 鍺 Ge Germanium |
|
1885年,Clemens Winkler在分析硫銀錯礦時發現鍺。 |
鍺為銀灰色、質脆金屬,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于制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 |
|
33 號元素 砷 As Arsenic |
|
1250年,Albertus Magnus將雄黃與肥皂共煮制得單質砷。 |
砷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但有金屬光澤,質脆而硬。其無色無味的氧化物As2O3 (砒霜)劇毒,且能在體內富集。 |
砷及其化合物大都有毒性,以前常用在除草劑、殺鼠藥中。 |
在工業上,砷主要用于半導體材料(如發光二極管LED)。神能提高鉛的硬度,故可作為合金添加劑用于生產鉛制彈丸和印刷合金。 |
|
34 號元素 硒 Se Selenium |
|
1817年,Jons Jakob Berzelius在研究硫酸廠鉛室中的紅色沉積物時發現了硒。硒單質是紅色或灰色粉末,是帶灰色金屬光澤的非金屬,導電能力隨光的照射強度而改變,故用作光敏半導體、電子照相等,早期的打印機硒鼓就是使用硒作為感光材料的。 |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為兩種:無機硒和植物活性硒。無機硒一般指亞硒酸鈉和硒酸鈉,從金屬礦藏的副產品中獲得,對人體有毒;植物活性硒是硒通過生物轉化與氨基酸結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為人類和動物允許使用的硒源。 |
|
|
35 號元素 溴 Br Bromine |
|
1825年,Antoine Jerome Balard在用氯氣處理鹽湖水時,發現了溴。溴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暗紅色,易揮發成紅棕色蒸汽。由于高活性的氫、氧與氫氧根自由基會與漠化氫反應生成活性較低的溴自由基,溴化合物常用作阻燃劑。溴化銀對光敏感,常用于制作感光膠片。人體內含有少量溴,但其生理功能尚不明確。 |
|
36號元素 氪 Kr Krypton |
|
1898 年,William Ramsay 和 Morris William Travers 用光譜分析液態空氣蒸發除去易揮發的氧氣、氮氣、氬等組分后所剩下的夸余氣體時,發現了氪。氪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稀有氣體,放電時呈橙紅色。氪用于某些熒光燈和高速攝影用閃光燈中,在高效白熾燈、燈泡和閘流管中用作惰性保護氣體。 |
|
37 號元素 銣 Rb Rubidium |
|
1861 年,Robert Bunsen 和 Gustav Kirchhoff 用光譜分析法從鋰云母礦中證實銣是一種新的元素。單質銣呈銀白色,質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在空氣中可燃燒,與水發生劇烈反應。銣在光的作用下易放出電子,用于電視機和光電管以及光電池的生產中。 |
|
38 號元素 鍶 Sr Strontium |
|
1808年,Humphry Davy通過電解氧化鍶與氧化汞的混合物制得鍶汞齊。鍶是銀白色帶黃色光澤的堿土金屬,燃燒呈紅色,鍶的化合物可用于生產信號彈和煙火。同位素90Sr可做β放射源,用于工業生產中有關參數的測定和自動控制,在醫學上控制劑量的90Sr可用于血管瘤的治療。87 Sr的半衰期只有2. 8小時,會很快從人體中排出,人體所受輻射量很小,在臨床上用于診斷骨骼病變。 |
|
39號元素 釔 Y Yttrium |
|
1794年,Johan Gadolin從硅被紀礦中發現了釔。釔為深灰色金屬,屬稀土金屬,有延展性,可用于制作特種玻璃和合金。釔鋁石榴石(Y3AI5O12)用作激光材料,釔鐵石榴石(Y3Fe5O12 用于微波技術及聲能換送,摻雜銪的釩酸釔(YVO4 : Eu)及摻雜銪的氧化釔(Y2O3 :Eu)用作彩色電視機的熒光粉。 |
|
40號元素 鋯 Zr Zirconium |
|
1789年,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在分析鋯英石時發現了鋯。1824年,Jons Jakob Berzelius用鉀還原K2ZrF6時制得金屬鋯。鋯單質為淺灰色,有金屬光澤,外觀似鋼。倍不易吸收中子,可用作核反應堆中鈾燃料元件的包殼。二氧化鋯熔點達2700°C,可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軍工領域;二氧化鋯還可作耐酸搪瓷、玻璃的添加劑,能顯著提高其彈性、化學穩定性及耐熱性。 |
|
41號元素 鈮 Nb Niobium |
|
1801年,Charles Hatchett在分析鈮鐵礦時發現了鈮。1846年,Heinrich Rose證實Hatchett得到的是兩種元素的混合物,并分離得到鈮和鉭。鈮為灰色、質硬而有延展性的金屬。鈮能顯著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鈮具有很好的生物適應性,因此可用來制造醫療器械及作為手術中的縫合材料。鈮超導合金(Nb3Sn)的耐大電流能力使其適用于制造核磁共振儀中的超導磁鐵。 |
|
42 號元素 鉬 Mo Molybdenum |
|
1781年,Peter Jacob Hjelm用碳還原鉬酸制得鉬。鉬為銀白色、質地硬而堅韌、沸點極高(2623℃)的難熔稀有金屬。 |
鉬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眼睛虹膜的重要成分。 |
鉬添加于鋼中可以提高鋼的強度、韌性、抗蝕性、耐磨性等。鉬的硫化物(MoS2)是性能極好的潤滑劑。 |
輝鉬是未來取代硅基芯片的強力競爭者,在某些性能上超過硅和石墨烯。 |
|
43號元素 锝 Tc Technetium |
|
1937 年,Emilio Gino Segre 和 Carlo Perrier 以中子和氘核轟擊鉬時制得锝。 |
礙是第一個人造元素,有放射性,無天然存在,主要來源為反應堆中的鈾裂變產物。 |
99TC的半衰期只有6h,其發射的,射線應用于醫學成像,具有臨床放射性治療價值。 |
|
44號元素 釕 Ru Ruthenium |
|
1844年,Carl Ernst Claus從烏拉爾鉗礦渣中制得RuO2 |
釕為銀灰色、質硬而脆的金屬。釕呈化學反應惰性且耐腐蝕,常用于醫療器械。 |
吸收光能的釘及其化合物處于高能(激發)態,能分解 |
|
45號元素 銠 Rh Rhodium |
|
1803年,William Hyde Wollaston從粗鉑中分離出氯銠酸鈉。 |
銠為銀白色、質硬、耐磨的金屬,化學性質極為惰性,鉑銠合金用于制作熱電偶。 |
銠是有機合成中的良好催化劑(尤其是羥基化合反應),也用作機動車尾氣氮氧化物轉化的催化劑。 |
|
46號元素 鈀 Pd Palladium |
|
1803年,William Hyde Wollaston在分析粗制鉑錠時,沉淀出氰化鈀。 |
鈀為銀白色、質軟、延展性好、耐腐蝕性強的金屬,因此鈀多用于低電流接觸點、印刷電路和醫療用的合金中。 |
鉗在化學中主要用作催化劑,鉗能吸收相當于其質量900倍(或體積3000倍)的氫氣,因此可用作儲氫材料和加氫反應的催化劑。 |
|
47號元素 銀 Ag Silver |
|
銀在自然界中既以單質形式存在,也以化合態形式存在,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銀作為首飾、貨幣、生活器皿等。 |
純銀是白色、有金屬光澤、質軟的金屬。銀是周期表中導電、導熱和反射性能最好的金屬,廣泛用作電接觸材料、復合材料、焊接材料和制鏡業。 |
|
48號元素 鎘 Cd Cadmium |
|
1817年,Friedrich Stromeyer在檢査藥品的過程中,發現碳酸鋅的純度大達標,在將碳酸鋅灼燒后,發現了黃色殘留物氧化鎘。 |
鎘單質為銀白色,質軟,表面易形成氧化物保護層。鎘合金有較高的抗拉伸強度和耐磨性。 |
|
49號元素 銦 In Indium |
|
1863 年,Ferdinand Reich 和 Hieronymus Theodor Richter 在閃鋅礦中分離出In2S3,并用分光鏡驗證。 |
銦為淺藍色、質軟、延展性好、耐腐蝕性強的金屬,因其熔點較低(157°C)而用于制造低熔點的合金,進而制作晶體管和光電池。 |
銦的光滲透性和導電性強,主要用于生產ITO靶材以生產液晶顯示器和平板屏幕。 |
銦的多種化合物(磷化銦、砷化銦、錫化銦、銻化銦)都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
|
50號元素 錫 Sn Tin |
|
錫銅合金早在青銅器時代即為人類使用。 |
白錫為銀白色、質軟、常溫下延展性好的金屬,在溫度低于13. 2°C時,白錫緩慢轉變為脆性的灰色粉末,體積膨脹,此過程從一點開始,逐漸蔓延,稱為“錫疫” |
歷史上的“錫制紐扣與拿破侖兵敗”就是“錫疫”的例子。 |
錫用于制馬口鐵、軸承合金、青銅等,也用于鍍錫和焊接劑。 |
|
51 號元素 銻 Sb Antimony |
|
銻早在古代即為人類所使用,但在17世紀初才被確認為一種元素。 |
金屬態的銻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質地硬而脆,是銻的穩定形態。 |
非金屬態的銻為黃色,僅在-90℃時穩定存在。 |
|
52 號元素 碲 Te Tellurium |
|
1783年,Franz Joseph Miiller在分析礎金礦時發現碲,但直到1798年,Martin Heinrich Klaproth才確認其為一種元素。 |
碲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非金屬。碲的原子量高于其后的元素碘,因為碲的同位素富含中子。 |
碲主要用于合金制造,以增加其他金屬的硬度和耐腐蝕性能。 |
|
52 號元素 碘 I Iodine |
|
1811年,Bernard Courtois用濃硫酸處理海藻灰,發現碘的紫色蒸氣和紫黑色有金屬光澤的晶態固體。 |
早在19世紀,碘的殺菌消毒功能即為人類認識,PVP-I (聚維酮碘)臨床上廣泛用作人體皮膚黏膜的消毒劑。 |
碘化銀因其良好的光敏性而廣泛用于膠片生產。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
碘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可用于甲狀腺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
|
54號元素 氙 Xe Xenon |
|
1898 年,William Ramsay 和 Morris William Travers 將氙從液態空氣中分僧出來,并用分光鏡檢驗其光譜。 |
氙是稀有氣體中唯一能形成穩定化合物的元素,其氟化物相對穩定,但氯化物和氧化物極易分解甚至爆炸。 |
充氙的燈具具有極高的發光強度,日常生活中常用作汽車的頭燈。 |
氙是一種沒有副作用的深度麻醉劑,80%氙和20%O2混合是效果很好的麻醉劑,但由于氙非常稀少,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
|
55號元素 銫 Cs Caesium |
|
1860 年,Robert Wilhelm Bunsen 和 Gustav Robert 用分光鏡檢驗礦泉水的光譜時發現了銫。 |
銫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質軟的堿金屬,熔點較低(28.4°C),在空氣中迅速被氧化,遇水劇烈反應發生爆炸。 |
銫有最大的原子半徑,是最活潑的金屬,且形成最強的堿CsOH。 |
133Cs被確認為時間官方時間的標準,即銫原子鐘。放射性同位素137Cs用于腫瘤治療,近年來漸被60Co取代。 |
|
56 號元素 鋇 Ba Barium |
|
1808年,Humphry Davy電解重晶石(BaSO4)制得金屬鋇。 |
鋇為銀白色、質軟金屬,屬堿土金屬,在空氣和水中極不穩定。除難溶的BaSO4 (可作為醫療造影劑)外,一切鋇鹽都有毒。 |
|
57號元素礙 鑭 La Lanthanum |
|
1839年,Carl Gustav Mosander從硝酸鋪中分離出氧化鑭。 |
鑭為銀白色、質軟金屬,能與空氣和水反應。鑭氧化物用于制造光學玻璃,比如高純氧化鑭用于制造精密透鏡。 |
六硼化鑭(LaB6)可作大功率電子管陰極材料,LaNi5是儲氫合金。 |
|
58號元素 鈰 Ce Cerium |
|
1803 年,Jons Jakob Berzelius、Wilhelm Hisinger 和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分別發現了鈰。 |
鈰為灰色、質軟、延展性良好的金屬,在空氣中加熱可燃燒。 |
鈰作為玻璃添加劑,能吸收紫外線和紅外線,已大量應用于汽車玻璃。 |
|
59 號元素 鐠 Pr Praseodymium |
|
1885年,Carl Auer von Welsbach將鐠和銣分離。鐠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的金屬,屬稀土元素。 |
鈷鐵鐠(PrCo5)合金是優良的永磁材料,鎂鐠合金用于飛機引擎的制造。 |
|
60 號元素 釹 Nd Neodymium |
|
1885年,Carl Auer von Welsbach發現釹。釹為銀白色金屬,屬稀土元素,暴露于空氣中失去光澤,遇水可反應。 |
高能摻釹釔鋁石榴激光器廣泛用于切割、焊接等技術。 |
|
61 號元素 Pm Promethium |
|
1945年,Jacob Akiba Marinsky從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了 Pm。 |
Pm是鑭系元素中唯一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其所有同位素都有放射性,且半衰期在2.6~17.7年之間。 |
|
62 號元素 Sm Samarium |
|
1879 年,Paul 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 從鈮釔礦中發現了釤。 |
釤為銀白色金屬,但在潮濕空氣中形成氧化膜而失去金屬光澤。 |
|
63 號元素 Eu Europium |
|
1901年,Eugene-Anatole Demarcay從釤土中分離出銪。銪為鐵灰色、質軟金屬。 |
氧化銪用于彩色電視屏幕的熒光粉中,以提高紅色磷光體的效率。 |
|
64號元素 Gd Gadolinium |
|
1886 年,Paul 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證實了Gd元素的存在。 |
Gd為銀白色、質軟的鐵磁性金屬。Gd配合物用作核磁共振造影劑。 |
|
65號元素 Tb Terbium |
|
1843 年,Carl Gustav Mosander 和 Jons Jakob Berzelius 從釔礦中發現鋱。 |
鋱為銀灰色、質軟金屬。鋱的氧化物主要用作發光材料,在彩色電視機顯像管和計算機顯示器中作為綠色光磷光體活化劑。 |
|
66 號元素 Dy Dysprosium |
|
1886 年,Paul 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 從鏑土中發現鏑。 |
鏑為銀灰色、質軟的金屬。鏑主要用于制造新型照明光源鐳燈,也可用作反應堆的控制材料。 |
|
67號元素 Ho Holmium |
|
1878 年,Per Theodor Cleve 和 Jacques-Louis Soret 分別發現了鈥。 |
鈥為銀白色、質軟金屬,在空氣和水中可緩慢發生反應。鈥的用途不多,碘化鈥可用于制造金屬鹵素燈鈥燈。 |
|
68號元素 Er Erbium |
|
1843年,Carl Gustav Mosander從釔土中分離出鉺。 |
鉺為銀灰色、質軟金屬。鉺主要用于制造特種合金、磁性材料,氧化鉺可用來制造粉紅色玻璃及瓷釉。 |
|
69 號元素 Tm Thulium |
|
1879年,Per Theodor Cleve從鉗土中分離出銩。銩為銀灰色、質軟金屬。銩因為價格昂貴,用途不廣泛,主要用作金屬鹵素燈的添加劑,也用與激光器。 |
|
70號元素 Yb Ytterbium |
|
1878 年,Jean-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c 發現并分離出氧化鐿。1907 年,Georges Urbain 和 Carl Auer von Welsbach 證實其存在。 |
鐿為銀白色、有延展性金屬,用于制造特種合金,如牙科醫療合金。鐿的光譜特性還被廣泛用作優質激光材料。 |
|
71 號元素 Lu Lutetium |
|
1905年,Georges Urbain從氧化億中發現镥。镥為銀色、質硬金屬,用于核工業和磁性材料。 |
|
72號元素 Hf Hafnium |
|
1923 年,George von Hevesy 和 Dirk Coster 在鋯礦石中通過X射線光譜發現了鉿。 |
鉿為銀白色、質軟的金屬。由鉿是熱中子的最佳吸收劑,用于核反應堆控制棒。 |
|
73號元素 Ta Tantalum |
|
1802年,Anders Gustaf Ekeberg在分析 鉭鐵礦和釔鉭礦時,分離出其氧化物。 |
鉭為銀白色、質軟金屬,其性質與鈮相似。鉭氧化物的介電常數極高,作為高能電容器用在移動電話、計算機等常見電子設備中。 |
鉭是生物惰性的金屬,因此可用于人工器官的制造,比如人造膝蓋等。 |
|
74 號元素 W Tungsten |
|
1783年,Fausto de Elhuyar和他的兄弟用碳還原WO3制得鎢。 |
鎢是熔點最高(3414℃)、沸點第二高(5555℃)的金屬主要用于制造鎢絲和高速切削鋼。 |
|
75號元素 Re Rhenium |
|
1925 年,Walter Noddack、Ida Tacke 和 Otto Berg 從鈮鐵礦和鉑礦中分離出Re2O7,并通過X射線光譜證明其存在。 |
錸是所有元素中沸點最高(559O℃)、熔點第二高(3185℃)的。錸的合金是理想的耐熱材料,可作為高溫熱電偶(測量溫度可達2000°C) |
在石油工業中,銖用作催化劑。錸具有很高的電子發射性能,廣泛應用于無線電、電視和真空技術中。 |
|
76號元素 Os Osmium |
|
1803年,Smithson Tennant從王水溶解的粗領中分離出鋨。 |
鋨是密度最大的金屬(22.6g?cm-3),單質的化學性質穩定,但加熱時能生成高氧化數、有刺激性氣味且劇毒的OsO4。 |
鋨添加于鋼中,以提高其硬度,可用于生產自來水筆尖、注射器針頭等。 |
|
77 號元素 Ir Iridium . |
|
1803年,Smithson Tennant在王水溶解的粗鉑中發現了銥。 |
銥為鋼灰色、質堅的金屬。因其硬度高、耐腐蝕,用于鋼筆筆尖、飛機引擎的火花塞以及電觸頭中。 |
通過氣相沉積法,可將銥作為保護層鍍于彩色太陽鏡表面。 |
|
78號元素 Pt Platinum |
|
1735年,Antonio de Ulloa在秘魯的金礦中發現了鉑。1750年,William Brownrigg第一次科學地描述了它。 |
鉑為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的金屬。鉑可用于制造首飾。順鉑類化合物是良好的抗腫瘤化合物。 |
|
79號元素 Au Gold |
|
早在古代,人類就開始利用金作為器皿、首飾和貨幣。金的延展性極佳,是電、熱的優良導體,故成為電氣觸頭的極佳材料。 |
金用于制造合金、電子開關、牙科材料等。在化學研究中,金還可作為催化劑。 |
|
80號元素 Hg Mercury |
|
早在古代,亮紅色的朱砂(HgS作為顏料)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汞即為人所知。 |
汞是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熔點為一39°C)。汞用作制溫度計、血壓計、電池、蒸汽汞燈等。汞有毒,尤以有機汞毒性大。 |
81 號元素 T1 Thallium |
|
1861年,Sir William Crookes在用分光鏡檢驗硫酸廠的廢渣時,發現其綠色譜線而發現鉈元素。 |
鉈為灰白色、質軟、有延展性的金屬。鉈合金多用于生產特種保險絲和高溫錫焊的焊料。鉈屬劇毒物質,其特效解毒藥為普魯士藍。 |
|
82號元素 Pb Lead |
|
從早在古代,鉛即為人所知。鉛最早用于制造水管,其有機化合物(四乙基鉛)添加于汽油中以改良汽油的抗震性。 |
目前,鉛用于生產汽車電池(鉛蓄電池)的充當防X射線輻射材料。 |
自2003年起,鉛的同位素208Pb被定為原子量最大的穩定原子。 |
|
83 號元素 Bi Bismuth |
|
1556年,Georgius Agricola在其書中描述,鉍為銀白色、節金屬光澤的金屬。鉍無毒,其堿性氧化物能中和胃酸,因而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
84號元素 PO Polonium |
|
釙為Marie Curie于1898年在瀝青鈾礦中發現的第一個天然發射性元素。 |
釙為銀灰色、放射性金屬。釙是強的α射線發射體,在科學研究中充當a射線源。 |
釙鈹合金作為中子發射源充當核武器的“雷管”。釙劇毒。 |
|
85號元素 At Astatine |
|
1940 年,Emilio Gino Segrb、Dale Raymond Corson 和 Kenneth Ross Mackenzie用a粒子轟擊鉍得到砹。砹是高放射性的元素,自然界中存量極少。 |
|
86號元素 Rn Radon |
|
1900年,Ernest Rutherford發現釷的衰變產物220 Rno 同年,Friedrich Ernst Dorn發現鐳的衰變產物222 Rn。 地下水中氡含量增加是可靠的地震前兆。 |
|
加是可靠的地震前兆。 |
|
87號元素 Fr Francium |
|
1939年,Marguerite Perey 研究錒的衰變產物時發現了鈁,其存在時間極短(半衰期為22分鐘)。223Fr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鈁同位素。 |
|
88號元素 Ra Radium |
|
1898年,Marie Curie和Pierre Curie在瀝青鈾礦中發現了鐳。鐳為銀白色、質軟的卒射性金屬,其性質和鈣、鋇相似。 |
|
89號元素 Ac Actinium |
|
1899年,Andre Louis Debierne從鈾礦渣中發現錒。錒為銀白色、質軟的放射性金屬,在自然界中極少量存在。 |
|
90號元素 Th Thorium |
|
1828 年,Jons Jakob Berzelius 發現了釷的氧化物(ThO2) 牡為銀色、質軟的放射性金屬。 |
|
91 號元素 Pa Protactinium |
|
1913年,Kasimir Fajans等人從鈾礦中發現鏷。鏷為銀色、質軟金屬,自然界中存在量極少。 |
|
92號元素 U Uranium |
|
1789年,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從瀝青鈾礦中發現鈾。鈾為銀白色、質軟、有延展性、放射性的金屬。 |
235 U吸收中子后,發生鏈式反應,能釋放岀巨大的能量,因而可作為核反應堆和核武器的原料。 |
|
93號元素 Np Neptunium |
|
1940年,Edwin Mattison McMillan在用中子轟擊鈾片后的產物中發現了镎。镎為銀白色、放射性金屬,自然界中存在量極低。 |
镎是按海王星(Neptune)的名字命名的。 |
|
94 號元素 Pu Plutonium |
|
1940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在用氘核轟擊鈾后的產物中發現了钚。钚用作人造衛星和太空站的能源物質。钚是按冥王星(Pluto)的名字命名的。 |
|
95號元素 Am Americium |
|
1944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在處理中子長期照射的钚樣品中發現了镅。為紀念其發現地美洲而命名。 |
|
96號元素 Cm Curium |
|
1944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在用a粒子轟擊钚靶的產物中發現了鋦。為紀念居里夫婦而命名。 |
|
|
97 號元素 Bk Berkelium |
|
1949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在用a粒子轟擊镅的產物中發現了锫。為紀念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而命名。 |
|
98號元素 Cf Californium |
|
1950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在用a粒子轟擊銅的產物中發現了锎。為紀念其發現地California和加州大學而命名。 |
|
99 號元素 Es Einsteinium |
|
1952年,Stanley Gerald Thompson等在第一次熱核爆炸的碎片中發現了锿。為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Albert Einstein而命名。 |
|
100號元素 Fm Fermium |
|
1952年,Stanley Gerald Thompson等在第一次熱核爆炸的碎片中發現了鐨。為紀念核物理學家Enrico Fermi而命名。 |
|
101號元素 Md Mendelevium |
|
1955 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 等在用 a 粒子轟擊235 Es 時得到鍆。為紀念首先發現元素周期率的俄國化學家Dmitri Mendeleev而命名。 |
|
102 號元素 No Nobelium |
|
1958年,Glenn Theodore Seaborg等用12C粒子流轟擊鋦得到锘。為紀念Alfred Bernhard Nobel而命名。 |
|
103號元素 Lr Lawrencium |
|
1961年,Albert Ghiorso等用硼轟擊銅得到鎊。為紀念回旋加速器的發明者Ernest Orlando Lawrence而命名。 |
|
104號元素 Rf Rutherfordium |
|
1964年,科學家用22Ne核轟擊242 Pu得到鈩,為紀念第一個實現人工核反應堆的英國科學家Ernest Rutherford (盧瑟福)而命名。 |
|
105 號元素 Db Dubnium |
|
1967年,科學家用22Ne核轟擊243 Am得到,為紀念對錒系后元素有杰出貢獻的蘇聯Dubna (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而命名。 |
|
106號元素 Sg Seaborgium |
|
1974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Glenn Theodore Sea-borg 對錒系元素研究的貢獻而得名。 |
|
107號元素 Bh Bohrium |
|
1981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Niels Bohr對原子結構研究的貢獻而得名。 |
|
108號元素 Hs Hassium |
|
1984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地Hessen而命名。 |
|
109 號元素 Mt Meitnerium |
|
1992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鈾核裂變發現人Lise Meitner而命名。 |
|
110號元素 Ds Darmstadtium |
|
1987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地Darmstadt而命名。 |
|
111號元素 Rg Roentgenium |
|
1994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X射線發明人Wihelm Roentgen而命名。 |
|
112號元素 Cn Copernicium |
|
1996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日心說創立者Nicolaus Copernicus 而命名 |
|
113號元素 Nh Nihonium |
|
源于日本的國名Nihon,命名為Nihonium。 |
|
114 號元素 Fl Flerovium |
|
1998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蘇聯核物理學家Georgy Flyorov 而命名。 |
|
115 號元素 Mc Moscovium |
|
源于莫斯科市的市名Moscow,命名為Moscovium。 |
|
116 號元素 Lv Livermorium |
|
2000年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為紀念勞倫斯國家實驗室所在地加州力沃莫爾(Livermore)而命名。 " |
|
117號元素 Ts Tennessine |
|
源于美國田納西州的州名Tennessee,命名為Tennessine。 |
|
118號元素 Og Oganesson |
|
源于俄羅斯核物理學家Yuri Oganessian,命名為Oganesson。 |
平臺信息提交-隱私協議
● 隱私權政策
我們致力于保護您在使用本網站時所提供的隱私、私人資料以及個人的資料(統稱“個人資料”)。使我們在收集、使用、儲存和傳送個人資料方面符合(與個人資料隱私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消費者保護方面的最高標準。為確保您對本網站在處理個人資料上有充分信心,您切要詳細閱讀及理解隱私政策的條文。 本網站(下稱“我們”)尊重并保護用戶隱私, 特別時您一旦使用本網站,將被視為接受、同意、承諾和確認本隱私協議;您在自愿下連同所需的同意向我們披露個人資料;您會遵守本隱私政策的任何修改;您同意我們的相關業務人員就您可能會感興趣的產品和服務與您聯絡(除非您已經表示不想收到該等訊息)。被收集的個人資料的種類經您的同意、我們會收集、管理和監控個人資料。
1、 適用范圍
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優、更個性化的服務是本網站堅持不懈的追求,也希望通過我們提供的服務可以更方便您的需求。本隱私權政策適用于本網站提供的所有關于信息收集的服務,您訪問本網站及使用本網站提供的服務均使用本隱私權政策。
2、 我們收集哪些信息
為了向您提供我們的各項服務,您需要提供個人資料信息,其中包括個人資料和不具名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個人資料(您的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電話號碼、傳真號碼、住址或通訊地址、電子郵箱地址等)。
3、 我們如何使用收集到的信息
收集個人資料和不具名的資料目的及用途如下:通過本網站向您提供我們的各項服務;當您使用我們的網站時,能辨認以及確認您的身份;讓您使用本網站時得到為您而設的服務;本網站的相關業務人員有需要時可以與您聯系;讓您在使用本網站時更加方便;您提供給我們的個人資料及不具名資料,只保留到搜集的目的已達到的時候,除非因適用的法律法規之規定而繼續保留。個人資料的擁有權及披露在我們網站上所收集的一切資料都由我們所擁有,不會出租或出售給任何無關的第三方。
4、 我們如何保護信息
對于個人資料的保護,我們實施妥適的實物、電子、管理的措施來保護和保障您的個人資料的安全。我們盡力確保通過本網站所收集的任何個人資料皆免于任何與我們無關的第三者的滋擾。我們采取的安全措施不限于: 實物措施:存有您個人資料的記錄會被存放在有鎖的地方 電子措施:存有您個人資料的電腦數據會被存放在受嚴格登錄限制的電腦系統和存儲媒體上 管理措施:只有經過我們授權的職員才能接觸到您的個人資料,這些職員需要遵守我們個人資料保密的內部規則 若您知悉本網站上有任何安全方面的漏洞,請不要遲疑去聯絡我們,使我們可以盡快采取妥適的行動;盡管實施了上述安全措施,我們不能保證資料在互聯網上的輸送絕對安全,因此我們不能絕對保證您通過本網站提供給我們的個人資料及不具名的資料在一切時候都是安全的。對任何因未經授權而接觸您個人資料所發生的事件我們一概不承擔責任,于這方面產生或導致的任何損失和損害,我們也不負責賠償。
5、 未成年人保護法
未成年人在無任何家長或監護人相信有未成年人在未經家長或監護人批準或同意下向本網站提供了個人自來哦,請及時聯系本網站所公示電話及客服電話等,以確保資料被除去。
6、 隱私政策的修定與生效
隨著本網站的服務范圍擴大,我們可能適時修訂《法律聲明及隱私權政策》,該等修訂構成本《法律聲明及隱私權政策》的一部分。為避免您不能及時獲知改等修訂,請您經常閱讀本《法律聲明及隱私權政策》。無論何種方式,如您繼續使用我們的服務,即表示統一受經修訂本《法律聲明及隱私權政策》的約束。